《青岛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声问好 春光无限

翟景运
   期次:第1658期      查看:33   

  从教以来,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学生。校里校外,无意中遇到,热情地向我打个招呼,能面带微笑、亲切地道一声“老师好”,便实在让我心里感觉无限光明和温暖;于是赶紧高兴地给同学还个礼,微笑着回一句“你好”或者“你们好”。
  难道没有相遇时的这张笑脸、这句问好,我们就不能生活了吗?显然不是,问好的意义并不在这儿。见面时的微笑和问好,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礼节,此事虽小,却饱含温情和敬意;它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文明修养的水平。成为一个讲文明、有修养的人,人生一定更有前途和希望。讲文明、有修养的人多了,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进步。我们的学生素质高、修养好,代表的自然是青岛大学的形象,这无论对于个人、学校,还是社会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因此每当我看到同学们这类善意举动,总是不能不为大家感到高兴,也不能不对自己加强激励:作为教师,不仅要为同学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在礼仪文明和道德修养方面,与广大同学做同心同德、同道同修之人。
  熟人见面的方式实在丰富多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相遇都令人神清气爽、暖意融融。我这里大致把平日不止一见的若干不同寻常的“见面”类型,略作总结如下:
  趾高气扬型:表情庄重,神态矜持,随意扔给你一个多少带些鄙视的眼神,即使头部微颔,在时间和幅度上也极为吝啬,往往让你来不及看清楚便立即收回;单是这神态、这表情,已如同恩赏一般,语言上则绝对“惜字如金”,您就别指望了。
  诡秘怪异型:远远看见,脸上似乎就开始酝酿些什么,走到跟前,突然间或诡异一笑,或掩口胡卢,然后溜边儿而去,令你猝不及防,让人莫名其妙。最初遇到这种问好方式,大抵总要想想为什么,答案一般是找不到的,等到下次他再“故技重施”,我们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然而“诡异”便成了此人留给别人的印象,不好。它的积极作用在于提醒我们:别人的心思我们终究是猜不透的,因此我们只管尽量做到对人尊重,敬字当先,没必要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拷问质疑型:眉头紧锁,目光凝重,这种表情里最突出的就是那种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眼神,大有内涵,无限深邃,最具哲学家的高度和批判现实的力度。但凡最初受到这种“待遇”的人,往往免不了要对自己的言行和内心世界作一番深刻挖掘,因为这是一种极为特别的问好表情,所以一般人都会在意他究竟在“质疑”和“拷问”什么,他的表情不能不让你立刻反思自己做过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这种问好方式,其实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它推动我们更加努力地去理解先贤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吾日三省吾身”。
  立即转脸型:或眼神飘移,或左顾右盼,或如同凝望“诗和远方”;还有更绝的:像是神医扁鹊见着无药可救的蔡桓公似的,掉头就跑———总之说白了,就是不自然,就是装看不见。如果心里真与对方有什么芥蒂,打个招呼问声好,相逢一笑泯恩仇,未尝不是好事,有风度,不掉价。
  熟视无睹型:这一情形还可以分出至少两个“亚类型”或“次类型”:遇到不止一个人,而且都认识,却只同其中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说笑,从始至终把其他人晾在一边,将其当作空气一般视而不见。或者明明认识对方,却能在语言和表情上做到“滴水不漏”,竟然能够“残忍”到于相遇时定睛直视、嘴巴紧闭、面无表情。这种情形极少,却也并非绝无仅有。这种见面方式大概是最难让人理解的一种类型了。
  以上种种描述绝无恶意,只是把自己真实所见罗列一下,让我们共同引以为戒,而且愿与同学们共勉,努力做一个阳光、礼貌、热情的当代公民。有些西方人,即使双方原本并不认识,擦肩而过时也会相互问好。一些东亚国家的学生在见到老师的时候,态度更为恭敬:暂停脚步、面向老师微微鞠躬的同时说“老师好”。这种礼貌不仅体现着学生的修养境界,更体现出儒学文化中所倡导的诚敬精神和师道尊严。我们绝不崇洋媚外,但古语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见贤思齐”,别人的好处,完全应该适当学习以提高自己;何况中国本就号称礼乐之邦,彬彬有礼的君子风范本应是中国气派的应有之义。虽然礼仪也应与时俱进,周代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已不必重演在当下,然而饱含温情与敬意的礼仪节文仍是当代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文明要素。
  《周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表现在言行上的礼节看似仅是一种形式(器),然而这种形式中应当包含着崇高的精神内核(道)。当学生向教师鞠躬、问好、行礼之时,他表达的不仅是对为他传授知识的这位老师本人的尊敬,更包含着对教师这一行业、乃至人类文明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师徒授受”关系的敬意;反过来讲,接受这种礼节的教师,也应当充分觉悟到学生的敬意不仅针对个人,更是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乃至古往今来一切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那么自己也应当为这种礼节肃然起敬,从而激起自己的警醒戒惧之心和虔诚恭敬之心,勉力为每个学生、为这个行业乃至为全人类做好这份工作。
  为此我们就不再仅仅是单纯接受对方礼敬的人,我们也要通过还礼,表示对学生的尊敬和感谢,感谢他能够给予我们尊敬,感谢学生的礼敬引起了我们的自勉之心,这就是儒家学者所谓“礼尚往来”的意思,“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曾有不少同学跟我说:“我心里有对人的敬意,只是不好意思表达出来,难道不可以吗?”这话可谓似是而非。徒具形式而没有真心的礼节,固然不可取;确有敬意而不愿通过礼仪表达出来,也是美中不足。有真心、讲礼节,有质有文,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风采。
  翟景运,文学院副教授。

《青岛大学报》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820次访问,全刊已有33600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