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宁新:心怀梦想 脚踏实地

本报记者 杨伦
   期次:第1662期      查看:80   


宁新(左)在实验室与学生讨论问题。 杨伦 摄


  “新年新气象,新征途,新朋友,新视野!!!Welcometothebravenewworldof2016!!!。”
  2016年初,我校非织造材料与产业用纺织品创新研究院院长宁新教授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也代表着他对到青岛大学工作的一种期望。
  宁新是作为国家第七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于2016年1月来到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工作的。他拥有11项美国专利、5项中国专利,发表18篇SCI收录科技论文。来校后,他创建了青岛大学非织造材料与产业用纺织品创新研究院。
  在宁新的简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和全球范围的商业化市场推广上曾做出的成绩。
  在美国凯斯西褚大学获得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博士学位后,宁新被美国金佰利—克拉克公司收入旗下,供职20年。金佰利公司成立于1872年,是全球最大的生活用纸公司,也是非织造材料(无纺布)领域全球技术领袖和累计专利最多的公司。
  在金佰利,宁新参与研究开发的多项成果,如新型吸水材料、双组分纤维无纺布、中空纤维、弹性复合材料等在非织造材料的国际市场上得到了应用。这些功能性非织造材料技术已经并继续对非织造行业的技术创新带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他经手和领导的项目分别在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落地实现产业化,项目总金额达数千万美元。
  然而,已经在技术研发与市场研究方面作出巨大成绩的宁新却出人意料地选择离开金佰利公司回国发展。这意味着要告别熟悉的生活环境,与妻女远隔重洋。但这个在别人眼中无法理解的选择背后却是宁新对中国非织造材料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考量。
  非织造材料及产业用纺织品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建立在传统纺织、造纸、化工学科的工艺和材料基础上,在生产效率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应用领域上有更广泛的拓展。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仅2015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工业总产值就达到近万亿元,纤维加工总量1341万吨,占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比重25.3%。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在企业规模,技术内涵和产品单位销售价值上却大幅低于国外同行业水平,在教育和研发能力上更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很大差距。
  如何进行非织造材料及产业用纺织品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如何利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对新技术的追求以及对管理提升上的需求催促着宁新为自己的人生制定新的规划。 (下转第二版)

《青岛大学报》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650次访问,全刊已有330324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