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青大人的“丝”路故事

   期次:第22期   作者:杨伦   查看:20   

解决了海藻纤维产能低、强度差的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纺织服装用海藻纤维的自动化规模化生产;发明了耐盐、耐洗涤剂海藻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使海藻纤维在纺织服装材料领域的应用成为现实;研发了海藻纤维的无脱水剂分纤技术以及原液着色、抗菌纤维制备等技术,开拓了海藻纤维差别化、功能化的应用领域……这一个个难题的解决,让海藻纤维真正走入了大众生活。而解决这些难题的正是我校海藻纤维研发团队。今年五月,夏延致教授、朱平教授等申报的“海藻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海藻纤维是指用从海洋藻类植物中提取得到的海藻酸为原料制得的纤维,自本世纪初,我校的教研人员就在海藻纤维研发领域书写着“青大人”的故事。2004 年,海洋生物质纤维研究被列入青岛市“科技将才”计划;2010年,“海藻资源制取纤维及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项目获批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16年“海藻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项目获纺织工业联合会一等奖;今年6月,我校海藻生物基纤维工程实验室被认定为山东省工程实验室,成为我校首个获国家发改委系统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创新平台;14年的时间,我校的海藻纤维研发实现了从没有任何工艺和生产装备借鉴的茫然摸索,到解决了众多国际上难以逾越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难题的跨越。
  除此之外,我校还与青岛红妮制衣有限公司、德州恒丰集团、山东如意集团、淄博奈琦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绍兴蓝海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企业进行了海藻纤维科技研发与产业化生产的各项合作。如今,海藻纤维正带动着海藻养殖、纺织等行业,形成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点,成为发展山东“蓝黄经济”的一根不可或缺的坚韧之“丝”。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海藻纤维纱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西方医疗界,但因海藻纤维强力低、脆性大、不耐洗、不耐碱等特点,几十年来,其产业化生产一直存在很大困难。我国海藻产量丰富,约占世界产量的70%。
  本世纪初,海洋科技战略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利用好这纯天然、无污染的海藻原料,使其成为生物质纤维和合成纤维之外的第三种纤维来源,成为国内材料和纺织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也成为早已在国家纤维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夏延致、朱平们关注的焦点。自那时起,他们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海藻纤维的研发中去。
  “作为科研工作者,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真正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要身体力行地热爱和执着于科技事业,去攻克一道道难关。”夏延致说,“科学研究绝不能跟风,要坚持团队和学校的特色。”
  夏延致早已记不起上一次休息是什么时候。多少年来他一直过着实验室、企业、会场三点一线的生活,甚至有时候一天之内,上午还在千公里之外作学术报告,下午就赶回学校参加相关会议,晚上又与团队成员们交流科研进展情况到深夜。已经55岁的他,不知疲倦地奔波着。而带领团队成员写好海藻纤维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化的这个“故事”一直是夏延致坚持的方向。他细心了解每一个小团队的工作进展,认真指导每一位科研人员的研发计划,经常与成员们交流到深夜,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对团队成员不要命令而要谈心。”正是因为注重团队建设和青年骨干培养,2009年我校海洋生物质纤维新材料团队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0年获评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团队成员记集体一等功。“在团队带头人身上,我看到了科研的前瞻性与坚定性有多重要,那种对于科研的坚持与执着也深深激励着我。”硕士研究生期间就跟随夏延致进行纤维阻燃研究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全凤玉颇为感慨地说。作为一个高三学生的母亲,她每周要完成6课时的备课与授课,指导所带研究生的科研进展,还要负责整个团队的人事与财务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常常是早上7点到晚上十一二点。儿子的教育和生活问题他只能推到丈夫身上。“都是为青大做贡献,我家人也特别支持我。”全凤玉幸福地笑着。
  执着、坚韧,不放弃,让他们不断地克服一个个科学难题,在海藻纤维研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12月就要度过60岁生日,心脏里放着3个支架的朱平教授至今还保持着每天最早到达办公室工作的习惯。作为我校染整专业带头人的他,总在为本专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海藻纤维产业化的推广而忙碌着。他的夫人隋淑英也是团队中的一员,丈夫的辛苦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是劝他不要太拼,但朱平却一笑置之,“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能让年轻人从我身上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这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朱平说。
  朱平办公室里至今都保存着2007年第一次成功进行中试时产出的海藻纤维实物。那年暑假,朱平和张传杰、郭小青等团队成员来到了济南郊外的一家工厂进行海藻纤维的中试生产。有实验室成功研发的经验,朱平他们满怀信心。然而,现实却给了一记当头棒喝:设备产出的不是一根根丝,而是几千根纤维黏在一起的“大棍子”。“怎么办?!”每个人心中都写满问号。之后一个月的时间,朱平每天往返于济南和青岛两地,一边在实验室改进技术,一边指导团队在工厂不断调整生产方式,常常是晚上彻夜不睡想办法,早上跑到化工市场买原料,下午就到工厂继续试验。团队成员住在厂房宿舍,停电、闷热、蚊虫叮咬……但恶劣的环境没有让他们放弃追求,在不断改进与坚持下,一根根成型的海藻纤维终于被生产了出来。
  朱平的电脑中还存放着那一时刻的相片,他们穿着汗衫、短裤和拖鞋,浑身满是被蚊虫叮咬的脓包,手上拿着一簇簇海藻纤维灿烂地笑着。“济南之行,最大的收获是我的团队感受到了科研的艰苦和与产业化结合的不易,他们发现教授绝不是坐着指挥一下,而是要有为科研埋头苦干、身体力行的精神。”朱平说。
  作为团队最年轻的成员之一,王兵兵对攻克“高浓度溶液制备”这一技术难题的情景至今难忘。那时,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将高浓度的相关原材料制备成为溶液,成为王兵兵日思夜想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后来,在夏延致的悉心指导下,王兵兵改变了相关的生产工艺和方法,得出了比国际上报道的浓度提高将近四倍的实验结果,解决了一个重大技术难题,这也为他以后的科研之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颠覆了我对科研的一个观念:科研一是要转化思路,二是要及时利用一些新的方法启迪自己。”王兵兵说。
  王兵兵还负责团队项目申报材料的准备与制作。2017年已经过去了大半,王兵兵还没有休过一天假,写材料到凌晨是家常便饭。材料上报的时候,王兵兵经常凌晨四点就跑到校门口复印店老板家接他上班,“他很清楚我们的情况,如果我半夜不去敲他家门了,说明最近还不算太忙。”王兵兵笑着说。
  作为一个长达十余年的科研项目,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浸透着青大海藻纤维研发团队许多人的心血,先后参加研发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有近百人,孔庆山研究员、纪全教授、隋坤艳教授、薛志欣副教授、田星博士等都在这个“丝”路故事写下了动人的情节。
  “未来3到5年,海藻纤维要把基础研究与实际生产技术更好结合,把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化更好结合,让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夏延致道出了他对于海藻纤维下一步故事情节的规划。
  “青大人”与海藻纤维这根丝的故事,还将继续讲下去,并且会更加精彩。

《青岛大学报》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410次访问,全刊已有336189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