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实验楼的故事

杭瑚

   期次:第1731期      查看:129   

  无论从远处眺望青岛大学,还是徜徉在校园内,一个青大人总是掩不住对不断成长中的美丽校园的热爱和自豪。
  作为一名建设者和见证人,回顾二三十年前的事情,禁不住心潮澎湃。
  19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正在迅猛发展。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同年底,山东省委、青岛市委决定建立新的青岛大学。到了1986年3月,支援筹建青岛大学的三个依托单位中的两个退出了,中国科技大学便暂时承担了青岛大学全部筹建任务。次月,我在合肥接到通知,要来青岛商讨新校科研实验基地的建设问题。于是,我暂停了在中科大正在讲授的课程,请假一周,与中科大六系副主任聂登万一同赶来青岛。
  那时乘31路公共汽车经湛流干路(后来的香港路)抵达终点站辛家庄,还得走两站石子路,才能来到浮山脚下。
  看到路旁一栋新楼和两栋在建楼房,接着又见到青岛大学工地标牌,于是径直进了靠近路边的新楼(现长汀路一号院的3幢)。该楼三层对着楼梯的房间是办公室,马少空、孙树顺都在这里,我们相见在此分外高兴。他俩在当时分别担任青岛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和党委组织部长,几个月前就来这里上班了,起居在四层同一房间,工作和生活条件都相当艰苦。他们把我和老聂安置在位于该楼六层的“招待所”,我们放下行装就迫不及待地去参观校区了。
  穿过几乎没有车辆通行的破马路(后来修建成宁夏路),来到荒草杂树丛生的浮山脚下,绕过由一群平房围成的废弃院落,便看到了东南方向不远处的建筑工地,这里正在建设青岛大学第一座教学楼(后来的博文楼),刚刚准备浇灌第一层楼板。隔着乱石杂草,在它对面与侧前方还摆开了两处即将施工的工地,听说是未来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
  当时青岛大学只有两位在岗的领导同志,都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扬和副校长竺苗龙。竺副校长接见了我和聂登万,希望我们帮助筹划建设科研实验楼,让我们先去烟台大学参观了解一下。
  早在1984年4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张承先来青岛和烟台,洽谈创办新大学的事。烟台先走了一步,烟台大学比青岛大学早运转一年。他们起初由清华、北大两校扶持,校园建设和人才聚集都进展迅速。我们去那里,看到已经建起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和食堂等十余栋建筑。回到青岛,向书记、校长汇报情况时,我们深感学校基本建设的急迫性,领受了谋划青岛大学实验楼建设的任务。也就从这时起,我跟咱校的基建结下几年缘分,此后也一直对学校的建设多了一份关注和情怀。
  中科大调来支援青岛大学建设的教师(近20户30多人),是在1986年暑期来临,完成了中科大那边各自的工作任务后,于7月17日集体乘车来到青岛大学的,从此成为青岛大学的正式职工。此时省委任命了青岛大学新的领导班子,党委书记仍为张扬,校长由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兼任。青岛大学开始了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
  早在筹建青岛大学初期,青岛市委领导下的筹建小组,其下分设三个小组的第一个就是建校指挥部,后来成为“青岛市重点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为指挥部)的一个分部,由副市长宋玉珉任总指挥。前面提到的几个工程项目都是在指挥部领导下进行的。到1986年暑假结束时,青岛大学的第一座教学楼,第一栋学生宿舍(现在的汇园1号楼)和学生食堂(现在的仁园餐厅)均已完工,学校马路对面的长汀路一号院内,除了院门口的69号、68号两栋楼(现在的3幢、2幢)已入住首批教职员外,67号楼 (现在的1幢)也已基本完工。至此,青岛大学已现雏形,新来的师生员工开始具备初始的教学和生活条件。1985年青岛大学招收而寄托在远洋船运学院和南开大学的数学、管理和英语三个专业的学生也完全投入母校怀抱。
  1986年秋季开学典礼在教学楼前举行,1985、86两级学生加上教职工200多人,见证了新青岛大学的这个历史时刻。我们聚集在楼前的宽阔道路上,它是青岛大学校园内铺设的第一条沥青路(现在仁园路的中段),当时只有一百多米长。在楼内,放置青岛大学规划模型,引来师生们一再驻足,带给我们美好的憧憬和遐想。俱往矣,这些规划,已经在浮山脚下这片土地上变成壮美的现实。
  在学校第一阶段基本建设任务大体完成的时候,需要继续做的事情太多了。由于资金限制,第二阶段只设了两个优先目标:图书馆和实验楼。指挥部和青岛大学对这两个工程实施招投标的办法,向全国有实力的建筑设计单位发出邀请,竟标的共八个单位,后来是江苏省建筑设计院中标。学校领导决定让学校图书馆负责人徐秉铎老师和我代表学校,分别负责提供图书馆和实验楼建设要求。
  我有我的基本业务工作,当时首先是要协助章吉祥老师一起筹建青岛大学化学系。化学离不开实验。为了迎接化学系1987级(第一届)新生入学,我们需要抓紧做好一系列准备。
  准备工作只能从当时的实际条件出发。在700亩山坡地的校园内,还只有那三栋建筑。绞尽脑汁,挑中了教学楼里靠近我们化学系办公室尚未使用的厕所,它在四层西北角。向学校领导汇报后,我们把男女厕所都占领了,打扫干净以后,一个用作化学发光实验室,另一个用作仪器仓库。前者是章吉祥、周漪琴两位老师早已谋划好的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从日本进口的化学发光仪,是新青岛大学第一台用外汇购买的“高级”仪器。新来化学系报到的兰州大学毕业生彭智,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安装好仪器,并且在这“厕所”里开始了新青岛大学最早的科研实验。
  早期物质准备,主要是采购教学实验用品。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是瓶瓶罐罐多,化学药品多。四楼那个厕所只能容纳很小一部分。怎么办呢?我们把目光转移到校园“门口”附近的那个废弃院落。它位于现在主校区西南大门内右侧路一带,槐树林的北边。是原属于这片领地上农民的集体企业“裘皮厂”,土地被征用后,他们搬走了,剩下这破旧院落,里面有32间小屋。学校后勤部门已经先利用了靠 “门口”(宁夏路边)这边的几间屋,安装了一台不知道从哪弄来的小“锅炉”,开设了青岛大学的第一个“浴室”,解决了师生洗澡问题。空间和“设备”都有限,只好对男女隔日开放。靠近如今百卉路方向有几间稍大的房屋,我们化学系要了4间,两间作仓库,两间作准备实验室。
  这几间“屋”实在太糟糕,不但门窗不全,而且顶漏雨,墙漏风,蜘蛛网纵横交错,虽然后勤部门派人来修理、粉刷,但是屋内脏物的清除得自己干。怎么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好在我还有两位小助手:化学系最早调进的三位应届毕业生中的另两位:天大的张慧和海大的姜祖辉,她们两位虽然都是着红装的,可是干起活来不比小伙子差。我穿上过去的工作服,带上帽子和口罩,举起加长的扫帚,像堂吉诃德式地在灰尘中舞动。回想起来有点好笑,更多的是成功者的喜悦。
  后来,仓库和准备实验室不够用了,孙荣文副校长让总务处在如今的莘园路上靠近邮局的地方建了几个简易板房,分配给化学系2间,我们贮存仪器和药品,同时接通了自来水,放置一个实验台做教学准备实验。化学、物理、环境科学等好几个专业都急等着实验楼。1987年4月上旬,江苏省建筑设计院以李副院长为首的一行五人前来讨论实验楼基本方案的确定。指挥部和青岛大学领导同志对建筑质量和进度都提出了严格要求,目标是1989年6月竣工。从此,在推动实验楼建设方面,我的任务更明确了。
  远水解不了近火。1987年秋天,化学系的第一届新生就要上课了,首先上场的实验课是《无机化学实验》,接着还得相继开出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同时,我们还得为其他理工专业学生开设《普通化学实验》。这些都不能等靠那正规设计的实验楼了。面对这紧迫而又困难的局面,学校组建不久的基建处已经事先准备了好方案: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在后来成为慎行楼的那个方块地基上,沿现在的莘园路之西南侧先建一栋2000平米的三层小楼,以后再相机补齐另外三侧楼房(面向大操场的那一侧便是现在的校医院)。在方案确定后,校长征询我楼内化学实验室的配置意见,我们争取到一、二两层,承担提供各室的平面布置以及水电等配置要求。这个小楼在 1987年暑假期间已经完工,这时,先后来到化学系报到的教职员有20来人了,全员上阵,终于把楼下板房和“裘皮厂”内的仪器、药品全部搬进了稍有模样的楼房。感谢总务处、团委和几个兄弟系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后来动员了全校200多名学生,帮助我们把原来置于教学楼楼下的沉重木质实验台搬进了临时实验小楼。
  半年多以后,裘皮厂遗留的一切被清除,铲车、推土机整理出一条宽阔的通往如今百卉路的进校大路。路之右侧的野树林被保留,以后经过早先几年全校师生的义务劳动和学校逐年追加投入,这片树林已经成为青岛大学最美风景的一部分。
  实验楼的设计工作进展很快,总的建筑规模已由学校领导和指挥部确定为建筑面积10,000平米以内,根据全校总方案定下方框位置后,楼层数也就大体定下了。往下,我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先跟设计院讨论商定隔间、楼道和水、电、气、暖、通风等大布局,然后提供各室的平面图和具体技术要求。就前者而言,我坚持四个第一的原则:一,安全第一。化学系和环境科学系的化学类实验室占全楼面积一半左右,有些实验需要使用煤气和明火,某些实验本身就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在设计楼房时必须首先考虑到这些隐患。例如,有机化学实验室的潜在危险比较大,它被安置在北楼顶层靠近楼梯的位置。这里离置于楼顶的排风机最近,风道最短,废气不会串排入其它实验室。万一发生事故,容易控制在顶层局部,人员疏散也快。实验室两侧不远处都有楼梯。二,教学第一。几乎每位教师都渴望比较好的科研条件,首先是有较大的工作空间。但在我校当时条件下,当务之急是要保证学生的教学实验,保证他们获得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因此,在空间分配上,首先保证了教学实验室以及相应附属的电子仪器与天平室、仪器药品贮藏室和实验准备室,前者放置电脑、天平等;后者供教师配制溶液,试做实验,兼供备课和休息。科研专用实验室虽然比较小也比较少,但在起初十年,还是勉强满足了教师及很少量研究生的科研需求,也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了有限空间。三,实用第一。因为那时经费紧张,建一座楼不容易,所以在空间布局上,最大限度地安排了化学、物理类实验室。门厅不大,没有专设办公室和休息室。四,科学合理第一。在全楼的布局上,一个重大的问题是最大用户化学系放在什么位置?我校多数楼的构型都是 “口”字型。博观楼的主体部分在南北两侧。我们一开始就主动把化学系实验室放置在楼北侧,因为这样更加科学合理:青岛地区夏季主风向是东南风,北侧的化学实验室不会影响同楼的其它部分。实践表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1987年夏天,设计院开始向我索要实验室平面图和明细要求。我协调了几个系的关系,在陈湘仁(物理系)、乌大年(环科系)、许申鸿(化学系)等老师的协助下,完成了任务。化学系的实验室多一些,类型也比较多,许申鸿画了30来张图纸。
  1987年秋天,青岛大学第一座实验楼(现在的博观楼)动工了。它像我参与种植的一棵宝树,天天成长。我经常跑过去看看它。在1988年,一度因为资金不足,工程进展缓慢,我们都十分焦急。新上任的校长李祖衡对基建十分重视,他为当年实验楼经费300万的基础上再追加100万努力奔波。次年开春以后施工速度加快,终于在1989年8月中旬全部完工。全校的教学用房需求在此刻获得了阶段性解决。我们化学系、物理系、环科系的师生们尤其欢天喜地,接连几天用汽车、板车把仪器、设备和药品从莘园路旁的临时实验楼里运到新楼,搬进新“家”。
  又两年,美丽的青岛大学图书馆落成,浮山为其背景,它为浮山添彩。造型优美、建筑面积将近2万平米的图书馆大楼成为当时山东省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1992年,校前区壮观的大门和花坛、喷水池等也相继建成,校内道路和绿化工程亦有相应成果。从此,刻着“青岛大学”四个金色大字的大门,百花争艳的花坛、宏伟的图书馆和远处高耸的浮山,成为我校一届又一届学生毕业照的永恒背景。
  1993年四校合并为大青岛大学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财力增强,我校的基本建设大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不论是包括东西院的浮山主校区还是金家岭校区,新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更重要的是,在校园建设等物质条件不断增强的基础上,30年来,我校在教学、科研、培养人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已经攀登上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台阶,在把我校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就!
  
杭瑚,青岛大学原化学系退休教授。

《青岛大学报》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791次访问,全刊已有3358736次访问